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伊犁绢蒿荒漠草地植物光谱特征

2019-07-15分类号:S812

【作者】武红旗  范燕敏  靳瑰丽  夏小伟  
【部门】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  新疆土壤与植物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  新疆草地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  
【摘要】不同地区荒漠草地群落组成差异较大,如何将这种差异提取出来进而能够快速、高效的识别物种和区分群落值得研究。本研究利用便携式地物光谱仪对伊犁绢蒿(Seriphidium transiliense)+叉毛蓬(Petrosimonia sibirica)[W群落]和伊犁绢蒿+木地肤(Kochia prostrata)[S群落]两个群落进行光谱采集,分别测定群落及主要植物的反射光谱,通过分析植物光谱特征及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和比值植被指数(ratio vegetation index,RVI),探讨利用光谱特征和植被指数进行植被分类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两个时期,不同植物的绿光反射特征和红光吸收深度差异较大。伊犁绢蒿与涩芥(Malcolmia maritima)、角果藜(Ceratocarpus arenarius)的NDVI接近。受植被季相的影响,物种与群落的RVI在5月差异明显,在9月受土壤背景的影响较大,致使物种和群落之间的RVI差异不明显,无法明确区分物种和群落。因此对于不同物种组成的伊犁绢蒿荒漠草地,可在5月牧草返青期利用RVI分类。
【关键词】伊犁绢蒿  群落  荒漠草地  光谱反射率  植被指数
【基金】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基于高光谱遥感的退化伊犁绢蒿荒漠草地围栏恢复特征的研究(31360571)”
【所属期刊栏目】草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