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乡村生活空间网络结构特征与优化——以江汉平原典型乡建片区为例

2019-07-15分类号:TU982.29

【作者】罗燊  余斌  张向敏  
【部门】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城市圈研究院  信阳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  
【摘要】乡村生活空间网络是一定地域乡村居民依托社区节点,通过日常生活实践彼此联系而形成的社会空间系统,探究其空间结构与优化策略对认识乡村生活空间内涵、重塑乡村日常生活秩序具有重要意义。以江汉平原典型乡建片区培育的9个节点社区为研究对象,基于乡村生活空间网络三元系统,构建社区生活质量指标体系,运用改进引力模型与社会网络分析法描述网络结构总体与节点特征,提出乡村生活空间网络优化策略。研究表明:区域乡村生活空间网络结构处于发育阶段,网络兼具整体松散与局部集聚特征,社区间联系正在加强;乡村生活空间网络节点质量有待提升,网络呈现层次清晰的3级节点体系,核心节点虽具有无法替代的网络地位但本身质量不高,次级节点的结构具有相似性需要择优培育,边缘节点需要丰富网络内外联系;基于此,必须构建"1心、8点、1轴、3区"的乡村生活空间网络结构。为评估并识别区域网络节点特征,预测并构建区域网络化发展体系提供了新思路,为平原农区的乡建片区提供了网络化发展的新模式。
【关键词】乡村生活空间  网络结构  优化策略  社会网络分析法  江汉平原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17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1701187);; 河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172400410580);;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6BJJ046);;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9-ZZJH-178);; 信阳师范学院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信阳师范学院青年科研基金项目
【所属期刊栏目】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