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河谷型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论证初探——以秦岭山区商南县为例
2019-07-15分类号:F299.27
【部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德国魏玛包豪斯大学
【摘要】山区河谷型城市受限于山地地形地貌,县域城镇人口基本集中在县城及其周边地势较平坦的河谷地带,城市建设用地总量不足。同时,受限于沿河带状组团串联布局的城市形态,单项城市建设用地因缺乏各组团内的规模控制,往往掣肘发展侵蚀生态山体,规模超标污染下游组团。另外城市建设时序因缺少与其他部门规划衔接的分期用地规模控制,无法落位近期建设项目和衔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因此,山区河谷型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无法仅通过城市开发边界划定良好控制需从城市建设用地"供给侧"进行总量、单项用地、建设时序的规模论证探讨。商南县是秦岭山区典型河谷型小城市,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突出。通过区域层面土地建设适宜性评价,商南县城城市建设用地将跨出现状城区,确定满足远期、远景"刚需"的总体规模。居住、工业等单项城市建设用地通过生态环境区划,依据生态环境承载力限定上限规模。城市建设时序通过与相关部门规划指标、用地边界的衔接,划定多规协同的分期用地规模。
【关键词】河谷型城市 城市建设用地 规模 商南县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7785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608415);;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一般项目(青年)(2018JQ5096);;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6年科学技术项目计划研究开发项目(2016-K2-019);;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16JK1432)
【所属期刊栏目】现代城市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