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陕西省蓝莓栽培潜在适生区
2019-07-15分类号:S663.9;S127
【部门】陕西理工大学陕西省资源生物重点实验室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陕南秦巴山区生物资源综合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陕西理工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摘要】利用判断矩阵法、线性加权求和法、GI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空间分析法和层次聚类分析法,基于地形数据、气候数据和土壤数据等11个指标,进行陕西省蓝莓生长的潜在适生区划研究。结果表明:1)陕西省具有大面积适宜蓝莓生长的立地条件,潜在适生区占总面积的88.56%。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对其潜在分布区的限制作用较强,潜在适生区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39.54%和33.06%;2)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来看,陕西省蓝莓潜在适生区面积达到10.12×10~4 km~2,占总面积的49.16%,主要集中在陕南浅山丘陵区和秦岭北麓山前区;3)运用层次聚类分析法,将潜在适生区分为3个亚区,非适生区分为2个亚区。其中,潜在适生区第1亚区具有较好的蓝莓适种条件,非适生区第2亚区的蓝莓种植条件最不理想。
【关键词】蓝莓 综合区划 潜在适生区 GIS
【基金】陕西省科技厅重点实验室评估优秀后补助项目(2015SZS-15-08);陕西省科技厅农业科技创新与攻关项目(2015NY117) 陕南秦巴山区生物资源综合开发协同创新中心项目(QBXT-17-11)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