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沤温度对后熟过程中榧籽主要营养物质变化的影响
2019-07-15分类号:S791.53
【部门】浙江农林大学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杭州临安区农技推广中心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堆沤温度处理下野生种和栽培种榧籽后熟过程中主要营养物质的变化,探讨不同品种榧树营养物质转化及其后熟品质形成的调控机制,为提高榧籽后熟品质和香榧产业链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方法】以4种榧籽(栽培种:朱岩榧、丁香榧和东榧3号;野生种:木榧)为试验材料,观察不同堆沤温度[(20±2)℃,记为T_(20);(30±2)℃,记为T_(30)]处理下4种榧籽的种衣颜色并测定淀粉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含油率及各脂肪酸组分等指标。【结果】1) T_(20)处理20天时,4种榧籽的种衣均呈深黑褐色; T_(30)处理10天时,除木榧外,其余3种榧籽的种衣均呈深黑褐色。2)堆沤前,木榧和丁香榧的淀粉含量明显高于其余2种榧籽。与堆沤前相比,T_(20)处理20天和T_(30)处理10天时,除木榧的淀粉含量无明显变化外,其余3种榧籽的淀粉含量均显著下降。3)堆沤前,朱岩榧和东榧3号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高于丁香榧和木榧。与堆沤前相比,T_(20)处理20天时,除木榧外,其第3种榧籽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增加; T_(30)处理10天时,除朱岩榧外,其余3种榧籽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增加。4)堆沤前,4种榧籽的含油率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低次序均为丁香榧>东榧3号>朱岩榧>木榧。与堆沤前相比,T_(20)处理20天时,4种榧籽的含油率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显著增加; T_(30)处理10天时,丁香榧和东榧3号的含油率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朱岩榧次之,木榧最低。【结论】堆沤前,朱岩榧、丁香榧和东榧3号3种栽培种榧籽的品质明显优于野生种木榧。堆沤后熟处理后,4种榧籽的营养物质均存在淀粉下降和油脂增加,其中栽培种东榧3号的含油率增加最为显著,其次是丁香榧,野生种木榧最差。可见,尽管不同堆沤温度处理下不同品种榧树后熟过程存在明显差异,但后熟温度上升可明显加快榧籽的后熟进程,主要表现在淀粉分解加快,蛋白质和油脂的合成加快。
【关键词】堆沤温度 不同品种 榧籽 后熟 品质
【基金】浙江省省院合作林业科技项目(2018SY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70687);;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基项目(Q19C160019);; 杭州市农业与社会发展科研项目(172925)
【所属期刊栏目】林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