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及影响因素
2019-07-15分类号:F127;X24
【部门】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上海社会科学院
【摘要】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是衡量绿色发展水平的重要前提。本文基于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框架,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对长江经济带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长江经济带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总体处于超载状态,呈现"东高西低"格局;②长江经济带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现状与国家"十三五"战略目标所要求的承载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环境承载力和经济社会承载力是其主要短板,经济发展水平、科技进步、城镇化、政府规制是其主要影响因素;③长江经济带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提升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资源节约、生态保护、环境治理、产业转型、科技进步、绿色消费等,并优化产业、人口空间布局。本文提出制定污染型产业退出机制和激励型绿色发展政策,构建多方参与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长江经济带生态产品市场体系,加大长三角地区对中上游地区的对口援助和技术转移,制定产业、人口空间优化布局方案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 空间格局 影响因素 长江经济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区域环境异质性对创新驱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影响研究”(批准号:41701140);;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课题“长江经济带建设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年课题“中央环保督察与地方水环境治理效应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上海经济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