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利用率与债券信用利差——基于随机前沿函数的分析
2019-07-15分类号:F832.51;F275
【部门】广东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
【摘要】以2008—2017年沪深上市公司债券数据为研究样本,考察我国债券市场对企业产能利用情况的信息传递效率。结果发现:产能利用率与企业债券信用利差负相关,产能过剩的企业债券信用利差更高,但存在不对称的提前和延迟反应效果。进一步研究表明,与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债券识别产能过剩风险的能力被削弱;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提升了债券市场对产能利用信息反应的敏感性;担保人的存在强化了债券定价的信号传递效率,但当产能严重过剩时,担保人的存在反而不利于信用风险的及时暴露;"去产能"宏观政策对债券市场传递微观企业产能利用信息也有显著的调节效应。实证检验显示,我国债券市场能够传递产能过剩背后的风险,对产能利用率低的企业具有治理作用。研究结论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债券市场的证据,对当前改善产能过剩和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产能利用率 产能过剩 信用利差 随机前沿分析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所有权结构、高管薪酬公平性与管理防御行为——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视角的研究”(7150204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混合所有制、高管薪酬与公司财务效率:产权专业化视角”(2017950637)的阶段性成果;; 广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广东省财政科技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2015A070703005)的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财贸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