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土地利用转型时空演变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基于长江经济带127个地级市的实证研究

2019-07-10分类号:F301.2;X24

【作者】苑韶峰  唐奕钰  申屠楚宁  
【部门】浙江工商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  
【摘要】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域,基于2000—2015年四期土地利用现状遥感监测数据,从三生空间角度出发,利用转移矩阵及重心迁移模型对长江经济带土地利用转型进行研究,并通过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及生态贡献率对这一时期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2000—2015年,长江经济带在区域转型发展过程中生产用地及生态用地面积分别减少9 729.04 km2和648.87 km2,占比为1.52%和0.05%;生活用地面积增加10 737.11 km2,占24.37%。土地利用变化最大的是工矿生产用地,变化最小的是林地生态用地。②2000—2015年,长江经济带生产用地重心向南偏西64.89°方向迁移12.67 km,生活用地重心向南偏东62.69°方向迁移37.33 km,生态用地重心向北偏西70.38°方向迁移1.87 km。③对比长江经济带各地级市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亳州最小,丽水最大。从空间上看,西部及西南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相对较高,中部地区相对较低,东部地区北方指数低南方指数高。从时间上看,长江经济带各地级市总体生态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部分地区有小幅度下降。④长江经济带区域生态质量同时存在着生态改善和生态恶化的两种趋势,且生态环境改善的趋势略小于环境恶化的趋势。
【关键词】土地利用转型  三生(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生态质量  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  绿色发展  长江经济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87118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8YJA630136、19YJA630099);;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8NDJC196YB、19NDJC015Z)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地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