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基于地统计二阶广义线性混合模型的黄海冬季小黄鱼时空分布和资源量指数估算

2019-07-10分类号:S932.4

【作者】韩青鹏  单秀娟  万荣  关丽莎  金显仕  陈云龙  吴强  
【部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摘要】使用地统计二阶广义线性混合模型(geostatistical delta-GLMM)分析了2001—2011和2015—2017年黄、渤海小黄鱼越冬群体在黄海中部、南部的空间分布,并用geostatistical delta-GLMM、基于普通克里格插值法和基于站位调查设计的扫海面积法分别估计了小黄鱼资源量指数,对geostatistical delta-GLMM相较基于普通克里格插值法和基于站位调查设计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在2001和2002年,黄海越冬场主要存在北部(36°00′~37°37.5′N,123°15′~124°15′E)、中部(33°75′~36°00′N,123°15′~124°75′E)和东南部(32°00′~33°75′N,124°00′~125°15′E)3个生物量高密度区,其中中部区密度最高。从2003年开始,小黄鱼的生物量密度开始下降,北部和东南部高密度区下降程度高于中部高密度区;至2016—2017年高密度区变得不明显。冬季小黄鱼总资源量指数与小黄鱼的年产量、渔船功率变化趋势相反,呈下降趋势,且大部分年份站位数在37站以上,站位范围覆盖了本实验区域,可排除采样站位因素,这说明小黄鱼资源仍面临过度捕捞,种群处于衰退状态。研究表明,地统计二阶广义线性混合模型估计的2001—2017年冬季黄海中部、南部小黄鱼的总资源量指数相对扫海面积法和普通克里格法的估计值精确度更高。
【关键词】小黄鱼  总资源量指数  时空分布  地统计二阶广义线性混合模型  黄海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E0104400);;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5CB4533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872692);; 山东省泰山学者专项;;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鳌山人才培养计划(2017ASTCP-ES07)~~
【所属期刊栏目】水产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