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鹤壁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碳效应分析
2019-07-01分类号:F301.24
【部门】平顶山学院旅游与规划学院
【摘要】文章基于多时相的遥感影像数据,利用RS和GIS技术分析了近30年鹤壁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情况及其导致的碳效应变化。结果表明:1986—2016年,鹤壁市土地利用变化十分显著,林地面积下降45.65%;而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到原来的7.68倍。从用地类型转变的方向性来看,近30年内鹤壁市土地转移过程中既有生态正向演变,也存在生态逆向演变过程;各类用地之间的转换呈现多向性的复杂特征;从转变数量特征来看,在各个阶段中,林地都是最大的转出者,而建设用地是最大的接收者;经计算得出,鹤壁市近30年来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造成的碳排放增量超过碳吸收增量高达7 367 497.58 t,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直接影响区域碳循环过程。
【关键词】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遥感 GIS 碳效应 鹤壁市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小麦地方品种须须三月黄抗白粉病新基因PmXX的精细定位”(31501310);; 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MITE转座子上调sHSP16.9基因表达创育耐热型转基因小麦”(172102110110);; 河南省政府决策招标课题“河南省资源型城市转型绩效评价体系研究”(2017SZFZB002);; 平顶山学院人文地理学重点学科资助(070502)
【所属期刊栏目】生态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