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收益”的披露形式变更影响会计稳健性吗?——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分析
2019-06-28分类号:F275;F832.51
【部门】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摘要】会计准则变更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会计稳健性与价值相关性的平衡。本文基于2007年新会计准则的实施背景,以2002-2017年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采用静态面板模型,研究利润表中"投资收益"的列报变更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新会计准则实施后,短期内"投资收益"对会计稳健性存在负面影响,且盈余管理充当着中介作用;长期内随着会计准则的修订与完善,投资收益明细对会计稳健性存在能够抗衡的"跷跷板"效应,盈余管理的中介作用消失,会计稳健性逐渐回归。"投资收益"的列报位置与内容的变动既体现了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原则,长期内又达到了维持会计稳健性的效果。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 投资收益 会计稳健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成本法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373162);;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7YJA790010、16YJAZH020)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软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