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多样性作用于对外贸易的特征和机制分析:基于中国省级层面的研究
2019-06-22分类号:F752;H0-05
【部门】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国际贸易不仅会受国家之间不同语言种类的影响,而且还会受一国之内不同语言表象即方言多样性的影响。本文借鉴Combes等(2005)和陈永伟(2016)所构建的引力模型,将方言多样性融进贸易方程中,从理论上考察方言多样性对于贸易开展的可能性影响,并利用我国1999—2015年28个省区市的数据,进一步详细地考察了方言多样性影响对外贸易的作用特征和内在机制。研究表明:方言多样性对各省区市的对外贸易具有稳健的抑制作用,且这种作用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和时间演变性,即在我国的中西部及南方地区,这种作用更为显著,而在时间上则呈现出正U型态势。进一步的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方言多样性会通过抑制人力资本积累和市场分工深化两个渠道对国际贸易产生不利的影响。本文不仅能丰富和深化语言对于贸易发展的学术研究,而且还能对我国方言迥异的各地区如何更好地开展国际贸易提供有益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方言多样性 对外贸易 出口贸易 进口贸易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内市场规模对我国出口产品结构优化的作用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15CJL039);;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基地项目“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研究”(17JDB001);; 东南大学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科)智库基地项目“转型背景下人口结构对中国地区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2242019S30046)的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南开经济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