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自然利率与中国宏观政策选择

2019-06-20分类号:F124;F832.5

【作者】徐忠  贾彦东  
【部门】中国人民银行  
【摘要】本文讨论的核心是如何准确认识和理解自然利率,并尝试建立以自然利率为基础的宏观经济分析和政策决策框架。为此,本文首先在一个简单理论架构下对影响自然利率变化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进行归纳分析,之后分别利用半结构化模型、宏观计量模型和DSGE模型估计中国的自然利率。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探讨分析基于自然利率的宏观政策选择,以期为政策决策提供参考。主要结论如下:(1)整体而言,中国自然利率水平近年呈现出逐步下降特征,实际利率仍高于自然利率平均水平。(2)长期内,自然利率变化主要受潜在产出增速下降、TFP增长放缓以及人口结构变化等因素影响。短期内,受政策和经济预期不确定性影响较大。此外,投资专有技术进步增速降低、资本形成效率下降、政府支出不足、去杠杆政策等多种因素都会对自然利率产生影响。(3)在平衡好短期需求与中长期改革目标基础上,应以结构性改革为导向,避免追求名义扩张,促进以提升自然利率和潜在产出为目标的实际扩张。应加强宏观政策协调,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更加注重优化投资质量和投资结构,提高投资专有技术进步水平;更加重视稳定经济预期,降低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带来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自然利率  潜在产出  全要素生产率  宏观政策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管理项目“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宏观视角与政策应对”(71850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金融体系的演化规律和变革管理”(71733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金融网络结构下的中国系统风险模型构建”(71873140)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专项项目“健全金融监管体系研究”(18VSJ074)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