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工程对中国不同等级降雨结构的可能影响
2019-06-15分类号:P461
【部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清华大学应急管理研究基地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
【摘要】气候工程作为人类快速有效给地球降温的手段,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中越来成为各界讨论的焦点话题之一。为诊断当前GeoMIP设定的当量下,气候工程不同实施阶段是否对中国降雨结构产生影响。依据中国气象局中央气象台的日降雨强度划分标准,基于BNU~ESM模式的太阳辐射管理气候工程G4实验和RCP4.5情景下非气候工程的0.5°×0.5°空间分辨率日值降水数据,对比分析气候工程实施的3个不同时段,即2010~2099、2020~2069和2070~2099年,中国不同等级降雨雨量和雨日贡献率空间差异特征。结果表明:(1)在气候态上,3个时段两种情景下的中国不同等级降雨结构的气候态高低分异特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气候工程并未改变中国降雨结构的空间高低分异特征。(2)在气候工程与非气候工程差异上,气候工程实施的不同阶段确实可以对中国不同区域的降雨结构产生影响,且不同时段差异性有所不同。(3)在气候工程实施前后差异上,气候工程实施中相比实施后促进了中雨、大雨和总暴雨事件,而抑制了小雨事件。在当前GeoMIP模式设定的当量下,气候工程实施会对中国降雨结构会产生不同层面的影响。
【关键词】气候工程 降雨结构 降雨贡献率 降雨等级 气候变化 区域差异
【基金】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5CB9536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790611,41801064);; 中亚大气科学研究基金(CAAS201804)
【所属期刊栏目】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