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县域信息化水平的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

2019-06-15分类号:F49

【作者】刘晓阳  黄晓东  丁志伟  
【部门】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区域发展与区域规划中心/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摘要】在县域尺度下,以长江经济带719个县(市)作为空间研究单元,构建以信息化发展环境支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信息技术创新支撑、信息网络消费水平4个层次9个具体指标的信息化水平评价体系,运用均方差决策法、空间插值、空间自相关分析、核密度估计等方法分析长江经济带县域信息化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从空间聚类分布上看,长江经济带信息化水平东西地区差异显著,呈现出一个核心发展片区,多个副核心中心,整体由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递减的空间格局;(2)从空间关联格局上看,长江经济带信息化水平存在空间集聚现象。以显著HH区与显著LL区为主,显著HH区主要在金华、绍兴、温州、苏州、南通、常州等地区的县(市)分布;显著LL区主要在全椒县、和县、枞阳县等分布;(3)从核密度估计上看,随着搜索半径的扩大,长江经济带县域信息化水平空间层次性趋于明显,由最初长三角地区的两个高密度值区转变为多核心-边缘结构,最终形成高密度值片区;(4)从影响因素的解读看,区位条件的差异化影响明显,经济基础的支撑作用强,工业化、科技化进程与信息化水平相匹配,政策的引领作用强但不同水平区作用效果不一,人才与科技支撑在中西部地区需要大力提升。
【关键词】信息化水平  均方差决策法  空间特征  县域  长江经济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01130);; 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2018B163)
【所属期刊栏目】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