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早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内生性解释——基于互联网式创新力视角
2019-06-15分类号:F113
【部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摘要】笔者提出了一个基于创新模式、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理论逻辑和分析框架,并分析了当前异质性的互联网式创新带来的影响。我们将25个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和25个仍未跨越或花较长时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分为P (Passed)组与T (Trapped)组,并以此为样本,通过面板数据模型验证互联网式创新、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在创新不足的情况下,服务业超过制造业过快发展可能会造成产业结构早熟,会对经济持续增长带来负向影响;互联网式创新力具有异质性,其模式创新和科技创新深刻作用于服务业和制造业,对各国的产业结构变迁和经济增长产生不同影响。笔者认为: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渐进融合,对于中国经济亦是一把双刃剑;在互联网已经与服务业深度结合、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之后,中国下一步的经济增长后劲在于互联网是否能与工业、尤其是制造业有效结合,以弥补前期科学发现、技术突破和产品创新上的不足,从而带来产业结构的深化。
【关键词】互联网 创新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应急项目“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研究”(项目编号:71841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双边市场的我国互联网产业内贸易及产业政策研究”(项目编号:71173050);; 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中国与周边国家电力互联互通战略研究”(项目编号:13&ZD168);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招标项目“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风险”
【所属期刊栏目】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