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地方利益协调下减税政策的增收效应
2019-06-14分类号:F812.42;F323.8
【部门】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摘要】在一个分权的多级政府框架下,减税政策本质上是一个集体行为问题。本文以中国取消农业税改革为研究重点,深入剖析中央地方利益协调下减税政策的增收效应。理论研究表明,取消农业税对农民收入的一般均衡效应,不仅取决于改革对农民税费负担的直接影响及其对农民生产决策的影响,更取决于中央地方利益协调及其引致的地方政府收支政策行为反应的影响,因而效应是不明确的。基于2000—2010年县级数据的经验分析发现,取消农业税有利于农民增收,但这并非主要源于农民总体税费负担的下降,而主要是因为地方政府获得较大的利益补偿(转移支付收入规模增加)、故而财政支出尤其农林水支出规模显著增加所致。取消农业税后,地方财政收入规模并未显著减少,且非农部门税收收入和土地出让收入规模均没有显著增加,意味着地方政府更倾向通过加强其他涉农税费的征管来弥补改革造成的财力损失,农民的总体税费负担很可能没有明显减轻。这对于新时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减税政策的有效运用具有良好启示。
【关键词】中央地方利益冲突与协调 减税政策 取消农业税改革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推动中国经济中高速可持续增长的突破性改革:地方政府治理体系改革”(批准号17ZDA04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中国实践的财政分权理论”(批准号71673279)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工业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