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格局及旅游开发模式

2019-06-14分类号:G127;F592.7

【作者】江娟丽  杨庆媛  张忠训  苏康传  
【部门】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摘要】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格局及旅游开发模式,是提高非物文化遗产的管理和保护水平的重要路径。采用最邻近点指数、核密度分析法、Moran′s I指数分析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结构特征、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①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较少,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占主体。传统音乐、传统手工技艺、曲艺、传统舞蹈是重庆国家级非物质遗产项目的主要类型;传统手工技艺、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美术、民俗是市级项目的主要类型。②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整体上呈南多北少、总体分散和"中心—外围—两翼"递减的分布格局。③基于结构类型和空间特征,提出中心外围区、两翼地区"基础+发展+提高"不同组合;国家级+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相结合、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相结合、社区参与旅游等开发模式。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乡村振兴  旅游开发模式  文化旅游  传统文化与民俗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基金】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2018-GMG-010)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地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