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储备需求的驱动因素——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证检验
2019-06-12分类号:F832.6;F125
【部门】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济南大学山东省"资本市场创新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金融学院
【摘要】自2009年我国推行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以来,人民币的储备货币功能不断显现。本文使用面板Logit模型实证检验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前,对中国倡导的国际秩序的偏好、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的签订以及美元汇率贬值构成了境外央行或货币当局人民币储备需求的主要驱动因素;自我国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对中国海外直接投资流入的依赖成为人民币储备需求的主要驱动因素,同时,境外央行或货币当局的人民币储备需求也与其资本市场开放程度有关。此外,一国经济规模、对中国进口依存度及中国经济基本面等驱动因素也得到了实证数据的部分支持。中国应适应人民币储备需求驱动因素的转变,动态调整并优化人民币国际化战略。
【关键词】人民币储备需求 国际秩序偏好 FDI流入依存度 双边货币互换协议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外汇储备的科学管理与运用战略问题研究”(12JZD02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动态优化视角下的中国外汇储备全面风险管理研究”(71473208)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国际金融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