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偏好调控模式及其演变研究
2019-06-10分类号:F822.0
【部门】暨南大学金融研究所、经济学院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非对称性实现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是央行调控宏观经济的普遍策略,本文基于非对称性福利损失函数,首次通过逆推实现央行时变非对称性偏好调控模式估计。结果表明,央行在调控通胀和通胀波动目标上表现出较强的政策取向,同时,存在厌恶通胀和规避经济收缩的时变非对称性偏好,由此也使得央行具有较强的动机维护实际通胀低于通胀目标以及实际经济增速高于经济增长目标。特别是,央行在厌恶通胀和规避经济衰退上的非对称性偏好呈现出较强的此消彼长关系。此外,近年来央行厌恶通胀的非对称性偏好持续走强,而规避经济收缩的非对称性偏好却逆向变弱,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具有较强的治理通胀偏好,但维持经济增速高于增速目标的政策取向却有所减弱。
【关键词】货币政策 非对称性偏好 时变参数模型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资本配置效率、产业结构转型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17YJA7900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金融风险周期监测的时变参数货币政策模型系统构建和识别研究”(71771093);; 暨南大学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课题“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换的新特点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JDZX03)的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统计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