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组织变迁过程新解及启示(1949—1962)
2019-06-06分类号:F321
【部门】郑州大学商学院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本文为新中国成立伊始至20世纪60年代初的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组织变迁提供一个政治经济学诠释,并探讨该段历史进程对当下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在本文框架下,合作化运动与人民公社的建立与调整被视为主导信念与现实之间不断互动、有其内在逻辑的制度变迁过程。传统的劳动互助思想、社会主义信念体系和苏联的榜样作用、源自战争年代的牺牲精神共同构成了推行农业集体化的信念来源。该信念不仅主导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不断升级与人民公社制度的发轫和调整,而且在现实的反作用下持续演进。以史为鉴,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须充分考虑相关信念分布与主导信念的实现机制、稳中求进、充分重视利益分配问题。
【关键词】农村组织 主导信念 现实约束 乡村振兴战略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19YJC790101);;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9-ZDJH-299)
【所属期刊栏目】西部论坛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