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个体差异对西沙群岛海域鸢乌贼角质颚外部形态变化的影响

2019-06-06分类号:Q958

【作者】陈子越  陆化杰  童玉和  刘维  张旭  陈新军  
【部门】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上海海洋大学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海洋大学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  上海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研究院  
【摘要】角质颚结构稳定、信息量大,是研究头足类渔业生物学的重要材料。根据2017年5—8月我国灯光罩网渔船在中国南海西沙群岛海域采集的860尾鸢乌贼样本,研究了个体差异对鸢乌贼角质颚外部形态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上头盖长(UHL)、上脊突长(UCL)、上喙宽(URW)、上侧壁长(ULWL)、下头盖长(LHL)、下脊突长(LCL)、下喙长(LRL)和下侧壁长(LLWL)可作为外形特征因子描述鸢乌贼角质颚的外形变化。方差分析(ANOVA)和最小显著性差异法(LSD)结果显示,主要外形特征因子在不同性别、不同胴长组和不同性成熟度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但主要外形特征因子与脊突长(CL)的比值基本稳定。研究表明,在个体生长过程中,角质颚各区的比例基本稳定,胴长121~150 mm和性腺成熟度Ⅲ期可能是鸢乌贼角质颚外形生长的拐点。
【关键词】鸢乌贼  角质颚  个体差异  外形变化  中国南海  西沙群岛海域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06184);;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3BAD13B06);; 海南省省属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TV45987);;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403008)~~
【所属期刊栏目】水产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