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产品中价格稳定的“锚”是什么?
2019-06-03分类号:F323.7
【部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摘要】本文基于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中国玉米、稻谷、小麦、大豆、棉花、白糖、猪肉7种主要农产品之间的长期价格均衡与价格传导路径。考虑到单次回归结果对样本期的敏感性,本文在总样本期内通过滚动窗口抽选了多个子样本期重复进行协整检验并回归误差修正模型。结果显示,从长期来看,玉米、棉花和白糖处于价格传导链的基础地位,小麦和大豆处于中间环节,稻谷和猪肉处于末端环节。其中,玉米价格与其它农产品价格之间通过协整检验的次数最多,且玉米价格在协整系统中被识别为弱外生变量的频率也最高。考虑到玉米种植区域广泛、总产量高、用途丰富、产业链深度与广度都较高,且玉米价格与原油价格的联系紧密,本文认为玉米是中国农产品价格稳定中的"锚"产品。政府应当加强对玉米市场的重视,在对农产品制定价格调控政策时要充分利用玉米作为"锚"产品的市场地位。
【关键词】农产品价格 价格稳定 价格传导 价格联动 玉米
【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A类项目“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理论与政策研究”(编号:2018NFSA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村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