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主客观特征对社区满意度的影响机理——以上海市郊区为例
2019-05-27分类号:D669.3
【部门】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摘要】在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城市研究与规划越来越关注城市生活空间的构建与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社区满意度研究的重要性不断增加。在郊区快速发展和社区生活圈构建的背景下,论文基于对上海市郊区居民活动日志调查的一手数据,在Campbell模型的基础上建立理论模型,从客观和主观相结合的视角出发,聚焦社区客观建成环境、社区主观感知特征和社区满意度三者之间的影响机理,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开展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居民的社区感知情况对社区满意度有直接性和决定性的影响,居民对社区的健康、便利、安全和美观情况的感知对社区满意度都存在显著的正影响;社区的密度、可达性、设施等客观建成环境通过影响社区感知特征而间接地影响社区满意度;居民的社会经济属性对社区感知特征和社区满意度的影响甚微,影响郊区居民社区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是社区特征。
【关键词】建成环境 社区感知特征 社区生活圈 结构方程模型 郊区 上海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1166,41601159);; 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晨光计划”项目(17CG2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8ECNU-QKT001)~~
【所属期刊栏目】地理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