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贤”文化:“后乡土”乡村治理的内生价值之维
2019-05-26分类号:D422.6;G249.2
【部门】湘南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当中国社会现代转型迈向以城市信仰为中心的意义表述体系,发展主义深入骨髓之时,由亲缘地缘、民间信仰、乡规民约等构成的"后乡土"社会正面临着共同体的瓦解甚至是"农民的终结"的重大问题。在"后乡土"实现乡村治理有效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找寻、重塑与创新乡村社会的内生价值。以客观科学礼敬态度,发掘"新乡贤"文化的传统人文精神,构建交融传统与现代文化的新乡村共同体,赋予乡村的新人文系统,确立乡村研究的新乡土叙事,促成农民的文化自觉以及乡村文化发展的价值皈依,实现"三治合一"的乡村善治。
【关键词】“新乡贤”文化 乡村治理 村社共同体 文化自觉
【基金】湖南省社科基金重点委托项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的多重意义”(编号:17WRB23);; 湖南省社科评审委员会成果课题“绿色发展视阈下罗霄山片区新乡土文化研究”(编号:XSP17YBZC16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新时代南岭走廊新乡贤文化构建及应用研究”(19YJA71000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基本方略的理论特色与实践要义研究”(18JDSZK084)
【所属期刊栏目】城市发展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