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员参与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山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互助试点调研情况
2019-05-25分类号:F321.42
【部门】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摘要】[目的]利用对山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互助业务试点"进行的抽样调查数据,重点研究信用互助业务供给与需求的匹配情况、影响信用互助规模的原因,以及社员参加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的意愿、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运用Logistic模型,选取农户个人特征、家庭生产情况、互助金使用成本、信用互助体验等15个指标作为自变量,对影响社员参与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意愿展开分析。[结果]反映农户个人特征的变量影响不显著,反映农户家庭生产情况的变量有正向影响,有关互助金使用成本的变量影响各不相同,体现信用互助体验的变量中仅有"知晓度"为正向影响,且较显著。[结论]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制度供给者的风险厌恶,导致农民金融需求不能充分满足;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利于农村合作金融开展的重要载体,但有待进一步规范;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有助于建立长期、完整的农民信用数据库,成为各种形式农村金融的基础。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 信用互助 农户行为 Logistic模型
【基金】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课题“山东省粮食产能增长路径模式和创新管理研究”(2013)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