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形式化与形式内容化:精准扶贫工作形式主义的生成机制与深层根源
2019-05-22分类号:F323.8
【部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乡村治理与社会建设协同创新研究中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摘要】当前一些农村地区扶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集中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内容形式化,即实质性扶贫工作内容愈发通过形式去表现,导致内容虚化并沦为形式;二是形式内容化,即原本用来说明和表现扶贫工作内容的一些辅助形式取代了内容的中心地位,导致工作重点偏移。综合来看,形式主义问题主要受四重机制影响,分别是以过程管理为核心的工作推进机制、纵向施压与横向竞优机制、工作考核评估与整改机制、督察问责与规避风险机制。这四套机制共同作用于扶贫实践,在横向块块和纵向条条之间组织动员多主体参与。形式主义问题与基层治理逻辑有较大关联:一方面,以数目字管理和痕迹管理为代表的精细治理目标与农民生活逻辑和乡村社会半正式治理、简约治理逻辑的契合度不够;另一方面,村干部专职化促使基层治理重心下沉,导致村级治理科层化,增加村级治理中的形式主义工作负担。解决精准扶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问题,需要从基层贫困治理角度系统反思,进一步探讨扶贫工作中如何寻求技术逻辑与政治逻辑的平衡、实现扶贫工作从运动式治理向常规治理转化。
【关键词】精准扶贫 形式主义 内容形式化 形式内容化 村干部专职化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结构性贫困治理机制研究”(项目号:16CSH04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村观察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