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山后27年生杉木人工林生长及生物量分配格局
2019-05-18分类号:S791.27
【部门】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国家林业局杉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福州市晋安区农林水局 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
【摘要】选择炼山造林后27年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Monsi分层切割法对所选取的平均标准木进行生物量测定,并测定各营养器官的C、N、P、K含量,分析炼山对杉木人工林长期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炼山对杉木人工林地生产力具有不利影响.尽管炼山在初期对杉木的树高、胸径生长有积极影响,但从第7年开始,不炼山的杉木林树高、胸径超过炼山后的杉木林,并且差距逐渐增大;至炼山后第27年,不炼山杉木林树高、胸径仍大于炼山杉木林.从生物量来看,不炼山处理林分生物量与炼山处理之间的差异虽未达显著水平,但叶、皮和根的生物量均明显大于炼山处理.未炼山的林分养分及C积累量均大于炼山处理后的林分,两种处理对于养分及C积累量的影响均无显著差异,对其他器官均未有明显的影响.
【关键词】炼山 长期生产力 生物量 养分分配 杉木人工林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BAD09B010102);; 福建省科技厅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8NZ0001-1);; 福建农林大学科技创新专项基金资助项目(CXZX2017112)
【所属期刊栏目】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