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嫩盐碱草地蒲公英根围AM真菌侵染特性及种类多样性
2019-05-15分类号:S156.4;S567.239
【部门】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摘要】为深入了解松嫩盐碱草地蒲公英根围AM真菌类型,丰富该地AM真菌资源多样性,以及为更高效地修复盐碱农业用地提供新的途径及想法,利用形态学鉴定的研究方法,对松嫩盐碱草地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根围AM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e fungi)侵染特性及其种类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pH不同的土壤生态环境下,蒲公英根系均与AM真菌形成共生关系,并形成典型的重楼型(Paris-type,P型)菌根结构,且侵染率均达到100%。2)对利用湿筛法提取出的蒲公英根围土壤AM真菌孢子进行形态学鉴定,共鉴定出6属21种,其中球囊霉属(Glomus)10种,为本区域蒲公英根围AM真菌优势属,摩西球囊霉占比最多,为本区域蒲公英根围优势AM真菌;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5种;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3种;和平囊霉属(Pacispora)、原囊霉属(Archaeospor)、巨孢囊霉属(Gigaspora)各1种。3)由于此次试验中侵染率极高,说明轻度碱性的土壤情况可能有利于AM真菌与宿主植物亲和以及AM真菌的生长,并且该样地处于适宜菌丝生长的pH范围内。
【关键词】盐碱草地 AM真菌 蒲公英 多样性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160198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572018BK02);; 东北油田盐碱植被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试验室开放基金(SAVER1608);; 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金(LBH-Q16005)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