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少子化与储蓄率关系的国际经验研究
2019-05-15分类号:F831.2;C924.2
【部门】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宁波银行上海分行
【摘要】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对储蓄率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以OECD成员国1993—2016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从生命周期理论和预防性储蓄理论两方面研究了人口年龄结构对储蓄率的影响。通过混合截面OLS回归、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和豪斯曼·泰勒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发现随着老年抚养比的上升,储蓄率会下降。少儿抚养比与国民储蓄率呈现不对称的倒"U"型关系,与总抚养比表现出显著的负向关系,即总抚养比升高,储蓄率会随之下降。此外,我们将衡量预防性动机的社会福利水平考虑进来,发现社会福利水平对储蓄率也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这说明较高的福利水平使得居民更加信任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障,从而减少自身由于未来不确定性引致的预防性储蓄。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研究当前中国人口结构变化对储蓄率的影响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关键词】老龄化 少子化 储蓄率 社会福利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上海金融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