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剥对毛白杨树干表面CO_2通量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
2019-05-15分类号:S792.117
【部门】河北工程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森林生态与管理重点实验室 河北工程大学园林与生态工程学院
【摘要】【目的】探明光合产物供应状况对树干表面CO_2通量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机制。【方法】以10年生毛白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通过环剥改变林木的光合产物供应状况,连续监测环剥点上部(AG)和下部(BG)的树干表面CO_2通量(E_s)和树干温度(T_(stem))并拟合其温度敏感性(Q_(10)),同时测定AG和BG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动态变化,比较生长季和非生长季的E_s及其Q_(10)对底物变化的不同响应。【结果】1)相比于对照树木(NG),环剥处理30天后,环剥导致生长季AG的E_s升高57%和BG的E_s降低43%,但在非生长季NG、AG和BG的E_s差异不明显。2)环剥降低生长季AG和BG的可溶性糖浓度29%和15%,而非生长季环剥导致AG和BG的可溶性糖浓度分别降低15%和增加10%。3)不同季节E_s和T_(stem)均存在较好的指数函数关系,但环剥会降低AG和BG的T_(stem)对E_s变化解释率。4)环剥提高生长季和非生长季AG的温度敏感性(Q_(10))和树干基础呼吸速率(R_(15)),但却同时降低BG的Q_(10)和R_(15)。【结论】环剥阻断了光合产物的输入,从而改变树体环剥点上、下部的可溶性糖含量,最终导致环剥点上部的树干表面CO_2通量及其温度敏感性上升,而环剥点下部的树干表面CO_2通量及其温度敏感性下降。毛白杨树干表面CO_2通量及其温度敏感性对环剥的响应在不同季节(生长季和非生长季)存在明显差异。
【关键词】光合产物供应 树干呼吸 树干温度 可溶性糖 人工林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70402,31400418);;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2016402088);; 河北省高等学校青年拔尖人才计划项目(BJ2016012);; 河北省引进留学人员资助项目(CN201702);; 河北省研究生创新能力资助项目(CXZZSS2019070);; 河北省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科技研发平台建设专项(18965307H);;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4M561044,2016T90128)
【所属期刊栏目】林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