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关于日本农地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述评及思考

2019-05-10分类号:F321.1

【作者】李哲  郝武峰  
【部门】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  中共焦作市委党校  
【摘要】通过对数据的对比发现,中国目前农业结构与日本20世纪60年代类似,存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经营转变过程中出现的"前期农地市场"和"过小农户制"。围绕农民阶层分化、农地流转、农地价格与地租,本文整理了日本20世纪60—80年代的相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并进行了评述,最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农地流转中农地集体所有制的制度优势,具体如下:①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具有更高效率。②在地租分配中能够实现集体、经营者、农民的利益统一。另外,要实现农业产业的现代化和市场化,必须在农地制度、产权制度和交易制度上进行"顶层设计",并在农业政策上重点扶持符合中国特色的、具有长期性和持续性的农业经营组织。最终通过建立保证市场运行的正的机制和减少影响市场机制的已有的负的制度性成本,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的目标。
【关键词】农民阶层分化  农地流转  地租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世界农业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