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村庄社会中的边缘阶层:生成、嬗变与影响

2019-05-10分类号:C912.82

【作者】班涛  殷晶晶  
【部门】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摘要】在从传统农耕社会向现代市场社会转变的转型期,农村社会结构经历变迁,各阶层组成部分以及所占比重相应发生了变化,农村边缘阶层为在社会地位结构中处于下层位置的群体,对于解析社会结构性质与现实社会问题至关重要。传统时期农村社会地位的划分主要以道德与伦理为标准,边缘阶层为在家庭与社区层面未能达到公共道德规范要求的群体,他们对主流规范有着一定的认同以及存有为共同体再接纳的空间,因此对社会秩序稳定不会产生多大影响。在经济社会快速分化的转型期,村庄社会地位的划分主要以经济收入与财富多寡为标准,"新边缘阶层"主要为缺乏市场能力与家庭劳动力数量少的低收入阶层,他们之所以在社会地位结构中处于底层在于既无法将仪式事务办得体面又在社会关系网络的建构中被动的向内收缩。"新边缘阶层"日益被主流结构强制甩出,从而积攒起负向情绪,增加对社会秩序的稳定产生冲击的风险。为防止社会结构愈益紧张,关键在于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
【关键词】经济分化  社会地位  边缘阶层  农村公共文化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14JZD030)
【所属期刊栏目】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