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CE-AHP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方式绩效评价——以四川省绵阳市为例
2019-05-05分类号:F321.32
【部门】四川旅游学院 西南科技大学
【摘要】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基层组织凝聚力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增加农民可持续收入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通过采取多种方式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但各地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资源条件不同、发展方式不同,其成效也不同。为了促进我国村级集体经济的康健发展,文章在总结目前我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上,以四川绵阳市为例,通过采用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模型(FCE-AHP)对村级集体经济不同发展方式进行绩效评价。从评价结果看,产业主导型是提高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绩效的最佳方式;主导产业型和资源开发型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贡献最大;经济效益是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绩效的主要因素。据此提出,各地区要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多种方式,努力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要加快集体经济组织的机制创新,加强农村集体"三资"(资产、资源、资金)的开发与管理工作;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延长产业链;要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等对策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绩效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村级集体经济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 绩效评价
【基金】四川省循环经济研究中心项目“基于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四川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方式与途径研究”(编号:XHJ J-1813)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