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酸性电解水对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的致死效应

2019-05-01分类号:TS205

【作者】蔡林林  胡海静  衣晓坤  王虎虎  徐幸莲  彭斌  
【部门】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肉类生产与加工质量安全控制协同创新中心  山东省烟台市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  
【摘要】【目的】研究酸性电解水(AEW)能否有效控制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探究处理后菌体变化,为新型杀菌剂的开发提供思路。【方法】使用不同有效氯浓度酸性电解水(20、40和60 mg·L~(-1))将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分别处理5、10、15、20、25和30 min后,通过平板计数检测酸性电解水对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的致死效果;收集未处理及20、40和60 mg·L~(-1)酸性电解水各处理5 min后菌液,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酸性电解水对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细胞形态的影响;利用多种荧光探针检测酸性电解水对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细胞膜完整性、胞内pH、胞内ATP浓度、膜电位的影响;提取胞外聚合物(EPS)探究酸性电解水与EPS的相互作用。【结果】20、40和60 mg·L~(-1)的酸性电解水均可在5 min内杀死107 CFU/mL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酸性电解水浓度大于40 mg·L~(-1)时对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的杀菌效果没有显著影响(P>0.05),10 min处理后均已无活菌检出。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3种浓度酸性电解水的处理均可使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菌体干瘪皱缩,失去原本饱满的细胞形态,60 mg·L~(-1)电解水处理下破损程度最大。酸性电解水可显著降低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的膜完整性、胞内pH、膜电位、胞内ATP浓度和EPS含量(P0.05)。【结论】酸性电解水对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可破坏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细胞膜,同时EPS对酸性电解水杀菌效果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关键词】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  酸性电解水  杀菌  致死效应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KYZ201821);; 江苏省农业自主创新项目(JASTIF,CX(18)2024)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