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青海春小麦品种高原363成株期抗条锈病基因遗传模型分析

2019-04-28分类号:S435.121.42

【作者】侯璐  
【部门】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青海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农业部西宁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  青海大学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摘要】为明确青海春小麦品种高原363成株期抗条锈性遗传基础,分别以成株期抗条锈性青海春小麦品种高原363与感病春小麦品种Taichung 29(T29)杂交并自交创建F_(2∶3)分离群体,通过在青海省西宁市和海东市互助县2个试验地点各2 a的田间病圃抗病性鉴定,使用单个分离世代分析法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高原363/T29 F_2群体的抗性遗传效应。F_(2∶3)群体的反应型和严重度的频率分布结果表明,高原363/T29 F_(2∶3)群体的病害严重度和反应型在西宁和互助共2个环境2 a测试下呈现双峰分布,没有出现连续性分布现象,但是又出现了不同区段内连续性变化,初步分析认为,高原363对小麦条锈病的成株期抗性是一种复杂遗传,这种遗传不仅仅由主效基因控制,同时还受到微效多基因控制,遗传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在2个不同地点测试下的高原363,无论是采用严重度数据得出的最优遗传模型还是使用反应型数据得出的最优遗传模型,都是被微效基因影响的2对主基因遗传,并且主基因的作用方式(C-1:2MG-ADI加性-显性-上位性,C-5:2MG-AED完全显性,C-6:2MG-EEAD等显性)是不同的。
【关键词】春小麦  高原363  抗条锈性  遗传模型
【基金】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ZJ-79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60513);; 青海高原农业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平台建设(2017-ZJ-Y41);; 物种品种资源保护费项目(111821301354052019)
【所属期刊栏目】华北农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