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5省区“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及预测分析
2019-04-26分类号:X321;F127;F299.27
【部门】新疆农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摘要】[目的]探讨“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城镇化”三维系统(以下简称“EEU”系统)协调发展关系,以期为推动三者全面协调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文章以西北5省区为例,在构建EEU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熵权法、耦合协调模型、GIS工具和灰色预测模型对西北各省区EEU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进行分析。[结果]2003—2017年西北5省区EEU系统评价值呈上升趋势,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系统评价值呈波动上升态势,明显高于生态环境系统评价值;耦合度水平较高,协调度整体由过度发展大类向协调发展大类演变;各省区协调度上升等级不同且未能达到优质协调等级,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有经济发展滞后型和生态环境滞后型两大类;未来5年各省区协调度将稳步提升,但演进差异明显。[结论]基于此,提出要遵循科学方法,补齐生态环境短板,突破薄弱环节,推进系统协调发展,重点关注甘肃,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EEU系统 协调发展 时空演化 灰色预测 西北5省区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连片特困地区少数民族农户代际传递程度及传递机制研究——以新疆为例”(71763027);; 新疆社科基金项目“乡村旅游业发展对南疆地区农村劳动力就业影响研究”(18BJY038)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