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企业国际化网络式成长模式的动力机制——华为、吉利和万向案例比较
2019-04-25分类号:F424
【部门】云南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 贵州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在我国制造企业国际化网络式成长模式中,全球生产网络(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 GPNs)、制度环境、企业资源和企业战略四大动力要素共同作用形成了企业成长的复杂动力机制。本文利用横向多案例研究方法对我国三家本土企业华为、吉利和万向国际化成长过程的比较分析验证和说明了这一动力系统理论。GPNs下我国制造企业网络化成长可分为两类:自主发展型企业和网络嵌入型企业,GPNs对不同类型企业和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存在着差异化的作用机制;三家企业的发展战略都体现出对外部环境的能动性适应,网络成长模式是企业国际化发展的优化战略;GPNs的演进不断为企业提升内部专有能力和网络优势创造机会;GPNs发展状况和潜在机会、国内制度环境以及企业资源能力三者成为企业战略制定的根本和依据,而企业战略对三者也具有能动作用,我国制造企业可以利用生产网络综合动力系统促进创新。
【关键词】全球生产网络 企业成长 动力机制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全球生产网络视角下我国企业外向国际化竞争优势与行为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7BJY084);; 云南大学一流大学建设“区域合作理论创新高地”项目(项目编号:C176240103);; 贵州省科技厅软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贵州制造业转型动力及模式研究”(项目编号:黔科合基础[2017]1515-1);; 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基地项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我国西部制造业升级战略研究”(项目编号:2017gd007)
【所属期刊栏目】企业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