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口贸易与产出的时变关联机制研究:基于中美贸易摩擦视角
2019-04-25分类号:F752.62;F757.12
【部门】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 吉林大学商学院
【摘要】准确识别出口贸易与产出间的动态关联机制,对应对当前日益升级的中美贸易摩擦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断点协整检验方法对出口和实际产出长期均衡关系的结构转变进行了识别。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和脉冲响应曲线分析法对出口与实际产出增速的短期动态影响机制以及出口对实际产出的拉动效应进行了测度。估计结果表明:第一,出口贸易与实际产出长期均衡关系存在显著的结构断点,断点具体时间为2010年第三季度;第二,在断点前出口是产出的Granger原因,而在断点后无论是基于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还是非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出口均不是产出的Granger原因;第三,基于脉冲响应曲线分析,相对于断点后,在断点前出口对产出表现出更强的拉动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出口对产出的拉动效果已明显下降,但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经济稳健增长仍会造成不利冲击。鉴于此,为有效缓冲贸易摩擦的侵害,中国需要快速提升内生增长动力和促进外贸转型升级。
【关键词】贸易摩擦 出口贸易 实际产出 断点检验 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市场基础、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研究”(项目编号:15ZDC00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十三五’时期我国货币政策规则与货币政策调控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5BJY17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十三五’期间中国增长型经济波动态势与宏观调控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6JJD7900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非线性非对称货币政策规则的识别与形成:理论模型和计量框架”(项目编号:71773079)
【所属期刊栏目】世界经济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