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参与产业扶贫的实现机制——收入流价格视角下的个案分析
2019-04-25分类号:F321.42;F323.8
【部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青岛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合作社在产业扶贫过程中彰显出独到的作用,从收入流价格理论的视角能够看得更为透彻。农户的总收入由若干束收入流组成,贫困的原因则在于收入流数量过少,获得新的收入流需要新的要素投入,而要素投入的成本是贫困农户无法负担的。合作社将财政资金精准地转化为贫困农户所需的要素,得益于合作社的要素供给,入社贫困农户得到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等新收入流,摆脱贫困走向自我发展道路,案例分析也印证了这一作用机制。
【关键词】合作社 扶贫 收入流价格 要素
【基金】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山东省农民合作社评价体系研究”(编号:J16WF63);;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委托项目“退耕还林经济效益评价课题研究”(编号:JYC2018-86);; 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茶叶创新团队项目”(编号:SDAIT-21);; 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委托课题“山东农业新六产带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研究”(编号:17-JS-14)
【所属期刊栏目】林业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