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基于村镇空间“物—场”模型的乡村聚落布局优化研究

2019-04-23分类号:F327

【作者】璩路路  李裕瑞  刘彦随  
【部门】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中国科学院精准扶贫评估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摘要】科学确定乡村聚落布局优化类型,利于指导乡村聚落布局优化及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本文以宁夏盐池县为例,以物—场模型为基础,构建了乡村聚落发展的乡镇影响力指数、聚落自身活跃度及周围设施影响的空间场;借鉴空间相互作用的引力模型对乡村聚落的发展影响程度进行定量评价与分析;按乡村聚落的不同影响力大小,界定乡村聚落的不同演化方向,并针对其演化方向将乡村聚落优化类型划分为社区化发展型、综合发展潜力型、优势发展保持型、聚落迁并扶持型四大类。结果表明,盐池县社区化发展类型的乡村聚落共27个,面积11.58 km~2,占盐池县乡村聚落总面积的34.06%,主要沿中心城镇呈团块状分布;综合发展潜力型的乡村聚落共27个,面积9.45 km~2,占比27.79%,主要分布于城镇发展拓展边界的外围及设施条件较优越的地带;优势发展保持型的乡村聚落有33个,面积9.28 km~2,占比27.29%;聚落迁并扶持型的乡村聚落共15个,面积3.69 km~2,占比为10.85%,并针对4种优化类型,提出了较为可行的优化方案。研究结果可为乡村聚落的布局优化及乡村振兴的战略推进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聚落  物—场模型  村镇  乡村振兴  城乡融合  农牧产业  宁夏盐池县
【基金】全球乡村计划—中国乡村振兴(GRP-CRV)研究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5ZDA0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01119、41471143)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地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