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产权安全性对农业种植结构的影响
2019-04-23分类号:F321.1;F326.1
【部门】华南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
【摘要】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的农户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OLS)、处理效应模型(TEM)和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实证分析地权对农业种植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1)相对于没有领到承包经营权证书的农户,有承包经营权证书农户其实际种植的耕地面积多约22.5%,果树种植面积多1.8%,而菜地经营面积不存在显著差异。(2)无论是否粮食主产区或者大中城市郊区,农地产权安全性的改善会诱导一般农户增加耕地经营面积,但对于种植大户则更多表现为激励水果种植;此外,地权对非粮食主产区果树的种植激励效果要强于粮食主产区。(3)农地产权对农户种植结构的影响会因灌溉条件变化而不同。因此,在小农经营依旧普遍存在的情况下,农地确权能够提升农户务农的积极性,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则能够有效诱导农业种植结构呈现"趋粮化"。
【关键词】农地产权 农地确权 种植结构 粮食主产区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农村土地与相关要素市场培育与改革研究”(71333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政策研究重点支持项目“农地确权的现实背景、政策目标及效果评价”(71742003);; 广东省教育厅创新团队项目“中国农地制度改革创新:赋权、盘活与土地财产权益的实现”(2017WCXTD001);; 广东省攀登计划“农地调整如何影响劳动力非农转移”(pdjha0075)
【所属期刊栏目】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