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己—利众”分析框架下社交学习社区用户知识贡献行为的形成路径
2019-04-15分类号:G252
【部门】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资讯系统系 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摘要】[目的/意义]通过深入剖析社交学习社区中用户知识贡献行为的关键因素及其形成路径,为社交学习社区的开发、设计、运营和管理等实践活动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方法/过程]基于"利己—利众"分析框架,通过整合心理所有权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中的关键因素提出研究假设和理论模型。实证研究以多个社交学习社区为数据源,采用问卷访谈的方式获取198份有效数据,并利用Smart PLS 2.0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结论]"利己"情境下,预期知识收益、预期形象收益均正向影响利己贡献意愿。而预期经济收益、感知时间成本和感知知识损失对利己贡献意愿的影响不显著;"利众"情境下,主观规范、群体规范及社会认同中的评价性社会认同均正向影响利众贡献意愿。整体而言,社交知识贡献行为的产生基本遵循"动因—意愿—意图—行为"的路径主线,值得注意的是,利众贡献意愿通过意图间接影响的同时也能直接作用于知识贡献行为。
【关键词】用户情境 社交学习社区 知识贡献 形成路径
【基金】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项目“科学技术与法治建设”子课题“科学技术与我国行政法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Y62902HEB1);; 武汉大学教学研究项目“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适应创业教育体系:影响因素、作用途径和引导机制”(项目编号:2018JG06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所属期刊栏目】情报理论与实践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