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主粮政策调整与环境变迁研究——以中国南方桄榔类物种盛衰为例

2019-04-15分类号:S-09

【作者】耿中耀  
【部门】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  
【摘要】在中国汉文典籍中,"桄榔"一词的指代对象包括棕榈科的桄榔(Arenga)、鱼尾葵(Caryota和糖棕(Borassus)等众多属的多种植物。该类植物在中国南方的早期农业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被当地各族先民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进行栽培和利用。随着"大一统"多民族国家建立,历代朝廷在颁布和执行主粮税收政策的过程中,因没有将该类作物及相关民族文化纳入国家的管理体系,从而致使该类作物的利用范围经历了由盛转衰的递变。当代,桄榔类植物已基本失去了其作为粮食作物利用的价值,某些物种(如鱼尾葵属的董棕)的活态传承更是到了命悬一线之境地。立足于此,综合政策实施、主粮消费和环境变迁等要素,对桄榔类物种展开全面讨论,回顾其盛衰的历史过程,总结经验与教训,发掘当代的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当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主粮政策  环境变迁  物种盛衰  桄榔  董棕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西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文献采辑、研究与利用(项目编号:16ZDA157; 16ZDA156)”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