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耕政策实施的偏离风险、形成路径与防范体系研究
2019-04-15分类号:F323.211
【部门】江西财经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 江西财经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 浙江大学土地与国家发展研究院
【摘要】研究目的:探索休耕政策实施偏离风险新命题,客观认识休耕政策实施的偏离风险源与形成路径,以期为保障中国休耕政策推行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生命周期法、归纳总结法和逻辑推理法。研究结果:(1)基于生命周期发现休耕政策实施存在耕地权益、社会保障、实施组织和后续利用等偏离风险;(2)偏离风险源与产权界定模糊、目标定位差异、组织管理不足和激励约束缺失等密切相关;(3)休耕产权公共域、休耕主体行为空间和休耕负外部性形成了偏离风险的内在路径;(4)休耕偏离风险实现负外部性内部化还需借助权益认知体系、政策保障体系、组织管理体系和利用预警体系等外部规制与激励。研究结论:在休耕政策实施后续完善与推广应用时,应当考虑休耕周期内休耕政策实施过程存在的偏离风险,构建合理的风险防范体系。
【关键词】土地管理 耕地保护 生命周期理论 休耕 偏离风险 形成路径 防范体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864016,41561049,71803071);;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7YJC630100);; 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2017M622098,2018T110655);;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1BAA218017);; 江西省博士后项目(2017KY55);; 江西省博士后日常资助项目(2017RC036);; 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6GL31);;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GL18242);; 江西教育厅科技项目(GJJ160460)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土地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