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北麓河流域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甸生产力和群落结构特征
2019-04-15分类号:S812
【部门】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摘要】近年来,青藏高原高寒草甸部分地区退化严重,对生态环境及牧民畜牧业生产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在草地不同退化阶段中存在着关键阶段,超过了这个阶段,极难恢复。因此,确定草地退化的关键阶段是草地可持续恢复的基础。研究样地设在青藏高原北麓河流域多年冻土区,根据植被和土壤特征选取了未退化到极度退化的5个退化梯度,探讨不同退化程度对植被地上、地下生物量以及群落中各功能群相对盖度的影响,为揭示多年冻土区高寒草甸植被退化关键阶段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随着退化程度加剧,禾本科和杂草类植物相对盖度显著增加(P 0.05),中度退化阶段开始显著降低(P 0.05),与20–30 cm和30–50 cm土壤深度地下净初级生产力所占比例均显著负相关(P <0.05),而杂草相对盖度和地下净初级生产力在各土壤深度所占比例则表现出与莎草科植物相反的趋势。中度退化是草地退化的关键阶段。
【关键词】高寒草地 退化 功能群 地下净初级生产力 关键阶段 多年冻土区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71233、41771229);;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16YFC0501803)
【所属期刊栏目】草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