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俄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
2019-04-10分类号:G719.1
【部门】埃默里大学政治学系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
【摘要】职业教育发展制约了一国技能形成体系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匹配程度,匹配技能供求已构成对不同发展水平社会的严峻挑战;若供求双方怀疑技能投资能否带来积极回报,教育和培训的社会和私人回报就可能因投资不足而有所损失。针对技能市场失灵,中美俄三国均制定了明确的国家政策来协调企业与教育机构的激励机制,以弥合技能形成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之间的鸿沟。本文首先回顾了三国支持技能供求匹配的全国性政策,之后聚焦于国家内部的区域创新,并基于"资本主义多样性"文献与三个国家若干地区的实地调研,以技能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为基础,发展出对技能形成领域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模式的分类方法,并尝试解释各种合作模式之间的差异。本文强调了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的两大重要因素——吸引企业和教育机构参与技能合作的因素和影响校企合作特征的因素,对这些因素的讨论有助于完善我国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的有关国家和地方政策。
【关键词】技能形成 公私合作伙伴关系 校企合作 地方创新
【基金】俄罗斯自然科学基金会“职业教育中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中俄两国企业层级研究”(16-18-10425);;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产业转型背景下技能形成与区域协同创新研究”(17BGL253)
【所属期刊栏目】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