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上海银行业的社会网络分析
2019-04-05分类号:F832.33
【部门】《比较》杂志社研究部
【摘要】本文应用《全国银行年鉴》数据构造了20世纪30年代上海银行之间的连锁董事网络,考察了网络结构对银行行为和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网络中处于更为关键的位置或同中央银行之间有更近的距离,都会让银行持有更高比例的债券、有更高的贷款—存款比,并有更高的利润率。在1935年,原有的"自由银行"体系被国民政府控制后,网络位置的关键性对银行行为和绩效的影响减弱了,而银行与中央银行之间距离的影响则增强了。这些发现为理解20世纪30年代上海银行的经营及银行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些新的视角。
【关键词】社会网络 连锁董事 上海银行系统 白银风潮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财经问题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