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NA的社会热点事件微博舆情阶段性传播网络的结构分析——以“于欢案”为例
2019-03-31分类号:C912.63;G206
【部门】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要】庞大用户群体的积极参与、方便快捷的信息发布形式与特有的信息裂变传播模式使微博成为社会舆情的放大器。在中国情境下,分析舆情传播规律进而有效引导舆情健康发展是当前学界重点关注的研究领域。舆情的发展演变呈现出阶段性特点,以2017年热点事件"于欢案"为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研究了该事件不同传播阶段的网络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于欢案"微博舆情阶段性传播网络较为稀疏,各阶段的传播规律差异性较大,产生阶段表现出典型的去中心化特征,由于互动的增加和观点的碰撞汇聚,爆发阶段呈现出中心化的传播特性,消亡阶段伴随大量节点退出传播,网络呈逐渐消解趋势。微博用户在舆情传播网络中的信息优势和控制优势受到知名度、专业性、公信力和权威性的影响。
【关键词】微博舆情 社会网络分析 传播网络 生命周期阶段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661005);;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7067);; 海南大学科研启动项目(kyqd1567)
【所属期刊栏目】管理评论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