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与发病香蕉植株内生细菌菌群差异
2019-03-30分类号:S436.68
【部门】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固体有机废弃物资源化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有机固体废弃物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资源节约型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探究健康和发病‘巴西香牙蕉’植株根、茎、叶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差异,为生防菌筛选和香蕉枯萎病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通过MiSeq高通量测序细菌16S核糖体RNA分析香蕉枯萎病发病蕉园健康和发病‘巴西香牙蕉’(Musa AAA cavendish cv. Brazil)植株根、茎、叶内生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结果]健康‘巴西香牙蕉’植株根内生细菌菌群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最高分别是6.11和671,其次为叶,分别是5.49和370,最后是茎,分别是2.50和237;发病‘巴西香牙蕉’植株的根内生细菌菌群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分别为6.86和1 226,茎部内生细菌菌群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分别为5.08和731,从数值上看总体高于健康香蕉植株处理,其中茎部差异显著;健康与发病‘巴西香牙蕉’植株内生细菌群落结构与组成差异显著,其中代尔夫特菌属(Delftia)、芽胞杆菌属(Bacillus)、海洋放线菌属(Salinispora)、不黏柄菌属(Asticcacaulis)和动胶菌属(Zoogloea)是抽蕾后健康‘巴西香牙蕉’植株的特有内生细菌属。[结论]‘巴西香牙蕉’植株对菌群吸收具有选择性,且根、茎、叶对微生物的选择性存在差异。‘巴西香牙蕉’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丰富度与香蕉植株健康水平密切相关,病原菌入侵降低了香蕉植株对外源菌的选择性。
【关键词】香蕉 枯萎病 内生细菌群落 MiSeq高通量测序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E0101100);;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5CB150500);;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5031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01836);;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6B020202006);; 南京农业大学SRT项目(1813A04,1813C17)
【所属期刊栏目】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